Free Essay

Chinese Japanese Politcal Science

In: Social Issues

Submitted By youngdon111
Words 615
Pages 3
区域主义的动态以及东亚共同体 모색

【摘要】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重心日益向东亚地区转移,这一地区的经济融合、安全关切以及蕴涵一体化特征的地区主义的发展正越来越引起外界的关注。区域主义是个体国家和世界联邦之间的中间地带,因为它不仅可以带动广大中小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可以增进安全合作,在国际关系中开创出“和平岛”。由于历史和冷战的双重原因,东亚地区的区域化起步较晚,但随着东盟的扩大、东盟和中日韩的“10 + 3”机制的发展以及东盟地区论坛(ARF) 、亚太经合组织(APEC) 的成功运作,东亚的区域主义日益蓬勃发展。我要探讨区域主义以及东亚共同体的所有。
【关键词】 区域主义;东亚共同体; ASEAN(东盟); ASEAN+3; 中国;日本;韩国

尽管世界局势局部动荡,但总体保持缓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世界大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20世纪末,WTO出台,世界经济走向多极化。其中各种各样的形态中,共存着多样的区域主义。这是世界经济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当前一个时期,区域主义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于区域经济关系的发展和一体化的启动往往以关税优惠和贸易自由化为最初表现形式,因此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论述往往以区域贸易安排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为背景。

1.区域主义的概述

1-1区域主义的意义和形态
区域主义(regionalism)是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各国政府采取的使本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和行为。区域主义的外在表现常常采取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形式。区域主义最强调的是制度的构建,复杂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秩序安排。简言之,它是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战略和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协调、合作和共管。为了更准确地认识区域主义,从历史的角度,可将区域主义划分为旧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本文所讨论的区域主义实际上就是指发端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新区域主义。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种区域合作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称,一定区域内的若干国家为维护本国与本区域的利益而进行国际合作与交往的总和,是伴随着区域组织的大量产生和区域合作实践的发展而产生出的一种意识形态或思潮。冷战后,区域化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新潮流。目前,各主要地区纷纷建立了区域性组织,欧盟( EU) 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便是其中的杰出范例。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推进经贸发展对参与各方都是有利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大力发展经济关系并从中受益,是因为参与双方都在运用本身在某种产品或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从而使得不论出口或进口的一方都通过贸易而得益。通过区域合作可以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获得更高的资本效率与效益;更高的效益将导致更多的合作,形成区域经济深化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将提高区域综合实力。任何国家和地区如果离开国际和地区贸易生产体系而独行其事、自我封闭都只能是故步自封,画地为牢,将导致本国经济自身的发展而前行不利。

1-2区域主义的背景以及现状
追溯历史,以地域为界进行合作的现象古已有之。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就记述了古希腊12个部落结成联盟合力抗敌的故事。中国战国时期的 “合纵连横”也是运用地域策动国与国之间进行合作,以谋共生共存。在13世纪,德意志北部更出现了相互间既享有商业特惠又联合对敌的汉萨同盟。然而,古代的区域合作与现在的区域主义相去甚远。首先,当时的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内涵与概念完全不同,由此决定了那种合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区域合作;其次,那时各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也使相互合作缺少强大的推动力和约束力;再次,古代这类合作往往是为了对付同一个敌人,目的比较单一,故对手消失合作亦亡。因此,区域主义必须是在民族国家诞生以后才会出现,因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到了20世纪,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解放运动使得大批新兴独立国家宣告成立;另一方面,冷战开始,面对两个阵营的对峙,除了美苏两个国家之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依靠本国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因此,许多新兴的独立国家,为了摆脱两极世界格局的控制,更好地发展自己,主动与邻近国家加强团结,由此逐渐形成了区域合作。50—60年代,一大批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区域组织先后在西欧、中东、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建立。这其中尤以西欧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伴随着对它和其他区域组织的研究,兴起了第一波对区域主义的探索,区域主义概念开始出现,区域主义理论得到发展。

1-3 区域主义的效果
1)大市场效应 — 扩大区域内市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相邻相近的国家为了相互扩大国际贸易市场,统一共同的市场规则,增强与区域外国家的市场竞争实力而建立的。如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顾名思义,都是为了维护成员国特殊的国际贸易利益。统一和扩大成员国的国际贸易市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目的和主要行为。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依存度,都较大幅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受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等因素制约,东亚贸易依存度高的状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是难有改变的。东亚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保持较高的贸易增长速度。因此,统一和扩大东亚贸易市场对于发展东亚经济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摆脱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不利地位,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就必须实行东亚经济一体化。
2)促进本地区经济繁荣与发展
目前,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形成了阶梯型结构。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及欠发达国家,借助较先进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及欠发达国家的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促进东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有助于区内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渠道的畅通,有利于各国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促进区域内贸易量的增加,对扩大区域外贸易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使亚洲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发展。
3)有利于东亚的安全与和平
东亚各国,由于其一些与战争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的条件,与欧洲大不相同,所以,东亚历史上各国间的战争要比欧洲少得多。但亦非永世和平。国与国间的军事对峙与战争也时有发生。目前中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间尚对一些岛屿归属有纠纷,一些国家缘于相互猜疑的军备竞赛也时有发生。但是,通过不断推进的东亚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各国密不可分的利害与共的经济关系,最终根除发生战争的条件,才能够实现东亚持久的和平。迈出东亚经济一体化这一步是艰难的。但是,当我们认识到此举是实现东亚持久和平的需要时,是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相互间没有战争的和平环境时,难道我们还不能把半个世纪前的民族历史仇怨抛弃吗。军事争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成员国间实现持久的和平就是自然的了。

2.东亚区域化 21世纪初, 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重心日益向东亚地区转移, 这一地区的经济融合、安全关切以及蕴涵一体化特征的地区主义的发展正越来越引起外界的关注。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区域化成了东亚地区的应对措施。各国可以借此寻求共同收益,促进它们的共同价值,解决共同的问题,特别是共同增强它们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自重力。各国政府采取的积极态度和措施是保障。区域一体化的过程必须通过国家明确的意志来推动。因为自由国际经济的确立、维持和成功运行需要一个政治领导。而在一个由许多独立国家组成的相互高度依存的世界经济中,各国政策竞争的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因此,国际经济性质的变化,已导致对多边领导和政策协调的需要。在竞争与相互依存的国际社会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时需要政治妥协,以便将这些一体化运动与广泛的超阶级联盟团结在一起。

2-1 ASEAN
ASEAN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二战后,在两极格局严重对立的国际大背景下,东南亚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纷纷联合起来,通过组建区域合作组织,以此来加强本地区内国家闻的经济合作,从而扩大了本区域自己管理和解决地区内事务的能力和作用。1967年8月,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举行多边会谈,发表了著名的《曼谷宣言》,正式组建东盟。宣言称,成立东盟的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的和平和稳定。”东盟的成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表明了从此以后东南亚国家有了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发展,东盟先后吸收了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由初建时的5国扩大为今日的lO国。2001年,东盟10国又和中国签署了共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东盟区域一体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东盟国家的区域合作是一个在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很大独特性的和差异性的地区进行的。这里的10个主要国家,由于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传统,加上外国殖民主义的遗留下来的民族、宗教、领土等问题,使得这些国家相互之闯缺乏必要的整合性和相互协作的精神。这就决定了东盟国家在开展区域合作时将走一条不同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模式。

2-2 ASEAN + 3
“10+3”机制成为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个主要机制,极大地推动了东亚经济一体的进程。东亚合作的种子开始是在推动亚欧合作的进程中开始发芽的。由于亚欧合作的推动,1995年,东盟国家首脑在泰国举行会议,正式提出了召开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倡议。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的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亚国家联盟10国共同组成的合作机制。东亚国家间的地域合作以1997年东洲金融风暴为契机,东盟成立30周年时发起的。在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酝酿阶段,地位处于上升期的东盟首倡“10+3”合作,明显具有将东南亚的区域合作扩大到整个东亚,以主导东亚合作,在APEC中与美国抗衡的意图。而使“10+3”合作由构想变为现实,则是其在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后,为摆脱困境,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而做出的一种现实选择。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东盟深刻地认识到,应对经济全球化靠单打独斗不行,在集体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时要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还有,东盟认为发展与东亚国家的合作有助于促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在经济上可以形成与欧洲、北美相抗衡的强大的经济集团,从而进一步提高东盟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可以借助中、日、韩三国的力量来扭转危机后东盟影响力下降的趋势,并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来主导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事务。EU的成立和成果是ASEAN+3区域主义发展的先例。东亚国家快速发展是预告把东亚国家作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中心。有学者称,“10 + 3”对话机制作为东亚区域合作中“最有意义的发展”,已成为“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一种活跃力量”。 1) 中国
中国已经达成了经济改革、经济加速化。因此中国是一个外汇储备国。毛泽东时代,展开美苏中心的外交,革命的外交战略。1980年,实行周边国政策。中国采取亚洲国家中心的外交。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交往日益扩大,中国大陆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初具规模。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开发中,加快推动工业化的升级和社会间接资本的扩充,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特点与优势,即对内利用同河北省、山东省、北京市、天京市的有利环境。对外利用同蒙古、朝鲜、韩国、俄罗斯、日本等邻近的有利条件,谋求区内外、国内外的多渠道的经济合作。中国认为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但是部分国家信息产业、电力能源、机械电子等很不发达,所以东南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点地区,近年来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和东北部地区开发。1990年代以后,中国跟着实用主义角度,不论政治体制和理念差异,形成和亚洲各国改善关系,形成各样的政策。如此,改善了中国的形象,缓和了中国威胁论。20年间,中国持续地高速成长了。维持成长的话,亚洲地区内,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扩大。

2) 日本
日本作为东亚地区最先实现经济起飞的经济大国,世界上第二大发达经济体,又是亚洲唯一发达经济强国,对东亚经济崛起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日本对开展亚洲经济合作也极为重视。日本会首先把与新加坡签订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东南亚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切入点,推动包括ASEAN+韩、中、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东亚扩大共同体的建立,同时为构筑东北亚经济圈而同区域内国家展开经济合作与开发。可是,日本同时又是国土非常狭小,资源极其贫乏,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的国家。显然,日本要维持其庞大的生产规模,就只有依赖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购进所需的原材料,实现其国内不能消费商品的价值,输出其技术和过剩资本。日本最大的最重要的国际市场是东亚市场。日本是东亚国家,与东亚近邻国家进行贸易方便快捷,所需交通运输成本低;日本与东亚各国在生产要素和产品构成上互补性强;日本与东亚各国的历史文化相近,易于商贸沟通;东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潜力巨大;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的扩大和深化,使日本产品在欧美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减少。日本经济发展需要东亚广大的市场。东亚各国、地区已成为日本最重要的大的市场。没有东亚的广大市场,不会有日本以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离开东亚的广大市场,也不会有日本今后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3)韩国
韩国属于亚洲较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被称“亚洲四小龙”之一。跟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国家。自1997年东亚爆发金融危机后,东亚和东北亚各国建立地区性经济共同体的愿望日趋强烈。卢武铉政府后,更是多次强调国民要充分认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努力实现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即与区域内各国展开公平竞争与密切合作。韩国政府是在充分考虑韩半岛的地缘经济、文化条件及其国力等基础上提出构建“东北亚中枢国家”战略设想的。它作为21世纪韩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心目标。韩国成为地区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民主主义中心的重要的物资基础。因此,韩国在促进产业高级化的同时,应继续推行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国内领土和劳动力为基础,固守重商主义的信念。另外,利用周边国家的各种有利经济环境,积极吸引国际企业、资本、技术及专业人才等,不断提升韩国经济的先进化程度及产品生产高附加价值化的水准。比如,韩国在信息产业领域(IT)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电子、汽车、钢铁、造船等骨干产业更具优势,拥有较雄厚的的科技力量,以及韩国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文化方面的潜质较大等优势。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克服和战胜国内外一切不利因素与困难。

3.东亚共同体的经济区域主义

3-1 东亚共同体的障碍因素
东亚国家还未达成完善的地区主义,面临很多问题。东亚地区各国在协调彼此间的利益时,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双边协调机制,虽然每年也有类似“10+ 3”式的多边会议,但很不完善,不但没有形成制度, 而且涉足的领域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相当有限的。
第一、由于东亚各个国家利益的分配问题,像日本和中国这样规模比较大的国家愿意多利益。而且,它们已经有一些达成了经济大国。所以,它们对于区域主义并未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还有,各个国家都愿意自己国家的发展。因此,首先追求自己国家的相对利益后,愿意联盟的绝对利益。为了共同的利益,肯定带来经济的损失。如果,只要重视自己国家的利益,各个国家一定选择自给自足的路。现在是全球化时代,都采取互相依存的方式。为了自国经济发展,认定外部因素带来的脆弱性,参加共同体。
第二、从区域化的实际效果看,东亚地区还未出现象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的自由贸易景象。即使像已经具备一定组织结构的东盟,在关税、人员往来、货币政策、统一市场等具体方面的运作远不及欧洲统一市场。
第三、从对外因素中之一是霸权国家美国警惕东亚共同体。过去,推动东亚经济共同体(EAEC)方案的时候,美国不能接受经济共同体构想,因为美国认为,这方案排除美国的因素。所以,美国提出APEC方案成交了。美国一直牵制着东亚地区内自国的影响力减少,而且,扩大的欧洲影响力。因此,在东亚地区,美国霸权的牵制结构对东亚一体化带来很多困难。
第四,东亚一体化的发展程度比欧盟微弱。亚洲之间思想不同,所以国家之间差异程度太大。比如说,在亚洲,民主主义体制、资本主义体制和共产主义体制等各种的体制共存,冷战的要素还在存在。而且,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阶段都不致。还有,制度上,亚洲没试图过完整的合并。
3-2 东亚共同体是必要吗?
东亚区域化的必要性从东亚各国对区域化的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反应来看, 似乎觉得区域化对东亚可有可无。但事实并非如此,从目前的理论和现实以及未来发展看,东亚地区必须走区域化的发展道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国与国之间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击败对手、保全自己和壮大自己,经济区域化就成为了必然选择的道路。
首先,为了重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表现有效地东亚国家的立场,东亚共同体是必要的。由于区域化一定程度上的排他性,可以帮助进入区域化组织的成员有效地占有本区域的市场。如果东亚区域化一旦形成,那么至少可以保证东亚各成员国在本区域内与欧美等区域外的国家相比,有更强的竞争力。在世界市场的争夺中,以区域组织出面而形成的合力要远远大于单个国家的竞争力。欧盟可以和美日等超级经济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就是明显的例证。如果凭借中国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和韩国以及“四小龙”已有的发展成果,日本也是已经经济强国之中之一。以其为核心组建的东亚联合体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它在世界市场上取得的成就反过来又会惠及它的每一个成员国和地区。
其次,由于组成在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区域主义,也许东亚国家受损失。比如说,EU、NAFTA 等等。EU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在贸易、产业、金融方面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NAFTA是 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2年签署了关于三国间全面贸易的协议,94年元旦起生效和实施。与欧盟性质不一样,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不是凌驾于国家政府和国家法律上的一项协议。反正,为了防止东亚国家的损失,形成一种对立的经济区域联合。
再次,一般是弱小国,就是具备健全经济结构,也不能主动地运转国际金融的潮流。如果发生金融危机,各小国有个限度应付能力。一旦发生危机的话,区域内波及能力比较大。所以,亚洲国家为自国的防止、组成区域经济联合,危机发生时完备集体对应能力,避免巨大的损失。

无论是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还是新区域主义理论都认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改善一国的贸易环境和福利,参与区域一体化有利于绝大多数国家获得了贸易、投资等经济利益甚至是政治等非经济利益。
东亚各国,韩国和日本与中国结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大,但是中、日、韩之间同样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分歧,因此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还将是漫长和崎岖的,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不因该被排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外,因为无论少了中国还是日本,这样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不现实和没有意义的。虽然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机还不成熟,条件还不具备,各方还存在着分歧和矛盾,但为了各个国家的繁荣,为了亚洲的繁荣,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定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和取得成绩。

【参考文献】 1. 郭定平:《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8 2. Son yeol:《东亚国家与区域主义》. 지식마당出版社[M].2006 3. 戴念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M],2002 4. Yu yim su:《世界经济秩序的再骗和区域主义》.계축文化社[M],2001 5. 王淑江:《东亚区域化的必要性和制约性因素分析》.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科系.期刊.[J]2005 6. http://www.umac.mo/fsh/src/conf_regional/papers/xie_baojian_xie_wanzhen 7.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64492.shtml

Similar Documents

Free Essay

Rules for Redicals

...Books by Saul Alinsky John L. Lewis, An Unauthorized Biography Reveille for Radicals The Professional Radical (with Marian Sanders) Rules for Radicals RULES FOR RADICALS A Practical Primer for Realistic Radicals SAUL D. ALINSKY RANDOM HOUSE New York Acknowledgments This chapter "Of Means and Ends" was presented in the Auburn Lecture Series at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Some of the other sections of this book were delivered in part in lectures before the Leaders of America series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Pasadena, California; Yale Political Union, New Haven, Connecticut, April, 1970; The Willis D. Wood Fellowship Lecture, Amherst College, Amherst, Massachusetts, May, 1969;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 Washington, D.C., 1968; U.S. Chamber of Commerce, Washington, D.C.; March, 1968; A.F. of L.-C.I.O. Labor Press Association, Miami, Florida, December, 1967; American Whig-Cliosophic Socie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New Jersey, 1967; Centennial Address, Episcopal Theological Semina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8; Harvard Medical Conferen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9. 10 9 8 7 6 5 4 Copyright © 1971 by Saul D. Alinsky All rights reserved under International and Pan-American Copyright Conventions.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Random House, Inc., New York, and simultaneously in Canada by Random House of Canada Limited, Toronto. ISBN: 0-394-44341-1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 Card Number: 70-117651 ...

Words: 62916 - Pages: 252